张文木|史料:日本人的国格和人格
1938年10月,日本占领中国广州、武汉后,准备停止对南方的战略进攻,11月1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说:“倭人气量短窄,事尚彻底,非生即死,决无对弱者中途妥协与让步之理。”这是说日本人对弱者的狼性,但从另一面看,日本人对于强者则表现出十足的奴性:
1938年10月,日本占领中国广州、武汉后,准备停止对南方的战略进攻,11月1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说:“倭人气量短窄,事尚彻底,非生即死,决无对弱者中途妥协与让步之理。”这是说日本人对弱者的狼性,但从另一面看,日本人对于强者则表现出十足的奴性:
指挥苏军取得二战重要胜利的朱可夫,战后称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是诺门坎战役伊始,而非“巴巴罗萨”行动或德军兵临莫斯科。为何这场冲突让他印象深刻?日苏在此交锋付出了怎样的代价?我们从双方视角探寻背后的远东博弈。